清影艺术空间于纽约空间所呈现“记忆与渴望”-卡拉·夏碧落与刘呗宁双人展,两位艺术家展示了十数件摄影和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并以此展开艺术创作中对于人类情感、历史遗存、记忆以及渴望的探讨。
卡拉·夏碧落呈现的9张黑白摄影来自于同一个系列——《记忆与渴望》。她通过跳蚤市场、古董商店、乃至电子网路,淘弄购置旧照片。这些来自千万家的陌生图片,在艺术家看来,流露出诸多普世的题材和共通的情感。随之,艺术家通过手动修改、图像放大、铂金印相等方式,给照片以神秘迷离的质地;此外,艺术家也会在照片表面添加纸张、纺织品或小装饰,来制造拼贴效果,体现记忆的碎片特性。这些素材的可贵之处,在于脉脉温情的感性体验和摄影本身的时代命运密切关联。那些老旧相片的存在,本身伴随着摄影术的发展,见证了相机进入家庭,摄影对象从高成本时代(摄影师记录世界的惊奇)到中产阶级的转变。这些零星的碎片,就是当事人按动快门、记录下的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是人们主动塑造的未来回忆。而处理后的瞬间图像,模糊了回溯往昔的固定通道,沉淀为更广阔的、关乎时间的整体感受。
刘呗宁展示的6组作品是他2018-2019年的综合材料绘画他的作品面貌往往幽邃森然,这源于艺术家采取了使用色彩的方式来使用黑白;当然,这和刘呗宁同时兼具绘画和摄影暗房的综合创作经验也不无关系。在颜料堆积与光影遮蔽的双向实践中,艺术家在白的最白处与黑的最黑处追求着虚空深渊般的质地。而通过绘画实践充实这两极的呈现,既是创作者个人的审美倾向,也接续着东西文化从古典艺术到现代主义的诸多材料探索。此外,刘呗宁的作品也常展现出一种与历史传统耐人寻味的关系。作为学术界的热点词汇,“艺术家之手”常常用来强调艺术家的创作直觉先于理性判断;但刘呗宁作品中凸显出另一个器官:艺术家之眼,它体现出个体在面对艺术传统与当代景观时,本能又思辨的理解能力,往往是回应传统的基础。这批作品中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如基于北宋卷轴画的山水图景,如来自于中世纪耶稣木雕的躯干静物,又比如手的创作,自法国变革时期艺术家罗丹到日本维新时期雕塑家高村光太郎都曾由此彰显个性、并开辟新的时代精神。在刘呗宁的这些作品中,它们既不是四两拨千斤地颠覆某个传统,也不是关门弟子姿态地扛鼎某门绝学,但却让人看到某些气质相通的闪光点,或是某些并行不悖的个人面貌。这也为胶着于新旧断裂与岁月更迭的艺术传承提供了一种行为态度,即一个懂得回应的对话者,才能够让话语继续下去。
(文:应非儿)
艺术家简介:
卡拉·夏碧落1978年于雪城大学获得艺术学士学位,1979年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研习摄影,曾先后任教于法国巴德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圣若望大学等学院,现于纽约Pratt艺术学院与佩斯大学担任教职,其作品被休斯敦美术馆,芝加哥当代摄影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公共图书馆等机构收藏。艺术家现生活与工作于纽约。
刘呗宁1991年出生于中国浙江,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学士学位,2017年于纽约Pratt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刘呗宁的艺术探索着世界图景的丰硕、无常和寂静,其创作媒介涵盖绘画、摄影与装置,呈现水、石头、尘埃、星球、骨骼、山水等物像。刘呗宁的作品注重光影与质感的细微变化,并常据此展开艺术创作对个体与历史、静灭及渴求的探讨。现生活与工作于中国杭州。
收起